社會學家韋伯認為,社會行動係指人或團體有意識的行為,而非本能或無意識的反應舉動。包含人有意義或有目的之理性行為,或由情感的動機發動,具有價值取向;有機物是生命產生的物質基礎,有機成為一種生命力與繁衍生長的狀態。「有機的社會行動」為可以延續擴散,對人與環境產生影響之行為,在關係中持續或發酵,形成影響社會的漣漪。
《有機的社會行動─企劃營》工作坊配合107年教育部「典範影音教育地圖」專案,以「創意啟發」、「企劃設計」與「媒體行銷」三個面向出發,邀請業界不同領域的專家擔任講師,將目前最新展覽活動企劃與媒體行銷實務經驗分享給同學,並分組實際規劃一場可執行的活動或展覽,內容扣合政府新南向政策,促進臺灣與東南亞國家文化教育交流主旨,使同學們在工作坊中獲得與時俱進的資訊並學以致用,增加策劃實務經驗。 工
作坊規劃
- 時間:3/3(六)、3/4(日),共兩天
- 地點: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圖文傳播藝術學系 系館教室
- 講師:
第一天
打破框架的策展學 林志峰(博物館產業研究室主持人及一點點創意事業總設計師)
跨文化企劃力 袁緒文(國立臺灣博物館 研究助理)
讓心動成行動 黃又文(獨立策展人)
第二天
影響社會的途徑 徐景亭(東海醫院設計工作室 負責人)
成為一個品牌 陳青琳(深度設計創辦人及藝術創作者)
新媒體怎麼玩 林佳立(奧美 副社群顧問)